• 日期:May 08, 2020    作者:    阅读:    字体:/ 大    小 /

【自然状况】

姓名:孙永生

性别:男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社会兼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理事;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9.9-2012.6,四川大学工商必赢nn699net企业管理专业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博士研究生。

2006.9-2008.12,兰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

1998.9-2000.6,西北师范大学工业企业管理专业本科。

2012.6至今,必赢nn699net专职教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0.7至2012.5,陇东学院专职教师,从事企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承担课程】

本科生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研究生课程:《绩效与薪酬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前沿》等。

【研究方向】

企业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管理。

【主持及参与项目】

[1]2019.1—至今,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企业员工抱怨行为研究——构念、测量、形成机制与对策”(19YJA630063)。

[2]2013.9—2017.7,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企业员工分配公平判断的参照体选择机制研究——人力资本理论视角”(13YJA630080)。

[3]2015.6-2017.9,主持完成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视角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对策研究——以纺织服装企业为案例”(15JZ031)。

[4]2017.8-2019.7,主持完成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陕西中小私营企业合作分享型劳动关系形成机制与构建对策研究”(2017KRM074)。

[5]2010.1—2012.6,作为主研人员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感知的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研究”(70972107)。

[6]2018.1.1—至今,参加国家自科青年基金“反馈寻求行为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研究”(71702141)。

[7]2017.1.1—至今,参加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新生代员工需求满意度对建言行为作用机制的多阶段动态研究”(16YJC630084)。

【论文与专著】

[1]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以纺织服装企业为例(专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3.

[2]企业制度创新视角的合作分享型 劳动关系生成路径理论探析[J].中国劳动, 2018(6): 66-70.(核心)

[3]推进工会体制创新是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根本路径——与常凯教授和游正林教授商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31(3):104-111.(核心)

[4]基于参照对象选择的企业员工分配公平问题探析[J].中国劳动,2016(7):67-72.(核心)

[5]终极控制权对高管薪酬激励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34(4):20-26.(核心)

[6]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PWS):研究述评与情景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31(19):142-147.(CSSCI)

[7]组织特征及治理机制对高管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效应分析——人力资本理论视角[J]. 我校学报, 2014,28(3):349-356.(核心)

[8]企业组织中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内涵及方式分析——股权激励不是“额外收益”[J]. 当代财经,2013(8):76-82.(CSSCI)

[9]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前沿述评与研究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9):152-156.(CSSCI)

[10]企业中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方式与情景因素的匹配分析[J]. 当代财经, 2011(6):62-68.(CSSCI)

[11]企业合约中人力资本产权的内涵及其转换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 2011(6):74-78.(CSSCI)

[12] Match Analysis of Contextual Factors and Ways of Realization of Human Capital Property Rights in Enterprises[C].2011年战略管理国际会议(2011ICSM)参会论文(CPCI-SSH检索)。

【获奖】

获甘肃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2017-2018学年我校优秀教师、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培训与交流】

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美国恩伯利亚州立大学访学交流。

多次参加“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管理学年会”、“管理学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研讨会”及“管理案例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交流活动。

【联系方式】

Tel:  029-82330193

Email: 1006348362@qq.com

下一条:刘晓喆

/ 打印 /    / 关闭 /